太白穿越 No.5

D5,10月4日

话说我被七夕和linfangfei夹在中间动惮不得,半夜被热醒时,不晓得是因为高反还是太热了,心跳得厉害。深呼吸,没用。脱掉抓绒衣,把胳膊放在两层睡袋中间,过了许久才再次睡去。过一会儿七夕翻个身,占掉二分之一的帐篷,我只好再往边上挪一点,却发现lin那边空了—-一直睡在帐篷的角角里……这娃不到五点就奔将出去说是要给我们烧水去。

6点多从帐篷里出来,太阳正要升上来。把相机调到手动模式照了几张剪影,便蹲到板房的边上围着火烧起水来。怎料风太大怎么都挡不掉,烧了半小时水还没开。之后天渐渐亮了,我们便将炉子挪到板房里面烧。之后吃早饭,换衣服,收拾东西,磨蹭到8点多才出发去大爷海。

 

太阳才出来没多久,山上的台阶还留着些冰雪,只能小心翼翼的往上爬。没过一会儿就全身是汗的,赶紧脱掉雨裤和冲锋衣。


大文公庙山坡上的玛尼堆,这是沿途最漂亮的一个。

 

千里横黛色,数峰出云间。
出自王维的《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》。形容这画再合适不过。(2010-10-24)

去往大爷海的一路,都是人工开凿出来的石头路。一段上坡过了几个山脊之后就开始一路往下。这时的远山便像是水墨画一样。也只有看到这样的景色,才能体会到中国山水画的精妙和气势吧。这会儿的我也开始试着欣赏沿途的风景,而不是一直注视着脚下的路。

路上向下撤的人渐渐多起来,时不时地相互鼓励一下,马上就要到了,加油,或是提醒,后面的路很滑要注意安全,温暖着别人,也感染着自己。户外的魅力就是这样的吧,让一群素昧平生的人聚在一块儿,风雨同舟,欢乐共享。

一个半钟头到达大爷海,拍了一坨到此一游的照片之后跟着狼跑到上边板房前的院子上,卸包,要了一碗哨子面,坐对着大爷海和拔仙台晒太阳吃面。游人来了又去,大爷海的边上热热闹闹的,湖水却出奇的宁静清澈。阳光洒在湖面上,拔仙台的倒影波光粼粼,不时有一群净水候鸟飞过,在湖上盘旋一会儿,然后渐渐飞远。我多想就那样坐着,让这湖水轻轻抚平心里的喧嚣,我便不再是一个野姑娘,像个脱缰的马儿惶恐着毫无目的的奔袭。

 

 

开始重装登顶。狼给我们指了一条路,说是可以到跑马梁的起点,我们三人便丢下他跑过去看,然后再返回来继续登顶。拔仙台上头有玛尼堆群,和山友们给老船搭的石碓。再往前走,拔仙台的测绘标杆在庙后的小天台上。没有过去拍什么到此一游的。历尽艰难走到这里却怎样也没有所谓成功的喜悦。倒是小小的失落:哦,顶上就是这样子的。

这个时候,结果已然不重要了。

就像现在,回忆起这段旅程,让我惦念的,还是那一路的风景,和这些发自肺腑的笑容。

 

1点多,啃了几口锅盔,开始下撤。这会儿狼带我们走的一条近道:在接近垂直的山坡上沿着之字形的路往下走。积雪,负重,加上害怕,每走一步都要滑一下。于是七夕和我分别被两个男人一前一后驾着才下到大爷海。接着一路狂奔,下坡的时候越发觉着吃力,到大文公庙山坡那儿已经被落下一大截。这个地方手机信号相当好,趁机休息一会儿打了几通电话报个平安,才慢慢悠悠的下台阶。喝一口水,继续往小文公庙撤。走过几个山梁的阳面再折回来跑到阴面走上5、6里的石海,1小时40分的样子才到小文公庙。相比当年盐酸1小时小跑过去的速度,实在汗颜呐。

小文公庙再向下,就是太白山保护区的木门。之后一概是水泥路。狼向大家深情鞠躬:我们的户外探险到此结束。不舍的向我们的领队鞠了一躬,轻声说谢谢。金色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,闪闪发亮的眼睛,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难过。

接下来的路依然有波折。先是去上板寺的路上积雪,又是踩着狼的脚才下来的。后来一段台阶,又把我本来就脆弱的膝盖给废了。于是义无反顾的决定坐缆车。等上缆车已然1个多小时之后的事情了,外面早已漆黑一片。这样也好,什么也看不见,就没什么好怕的了。

把包塞进缆车然后赶紧跑上去,关上门,车晃荡了几下,就一头钻进无止境的黑暗里。闭上眼睛,深呼吸,时间过得好慢。于是睁开眼睛,天空中繁星闪亮,远处的眉县县城灯光点点,有汽车沿着底下的盘山公路上下,车灯照亮的公路像一条亮黄色的小蛇,越来越近。后面那片远离尘世的地方,黑漆漆的,能感觉得到的越来越远。

缆车的门被打开,把包递给开门的师傅,跑出缆车。欢迎回到人间。

发布者

adaier

奔四。 好骑车,拍照,背包旅行和各种折腾。 最近的爱好应该是宅。 正努力充电正能量。